用戶名稱:北京市平谷區學校后勤事務中心
用戶需求:
(一)“以區為本、以校為本、以生為本”的教學質量數據監控的需求
(二)信息技術在減負增效方面的需求
l 網絡閱卷
促進區教研、學校教學評價數據采集的自動化,能夠靈活的開展網絡閱卷,包括閱卷任務分配與管理、流水判卷、小分采集與管理等;通過采用最新的信息技術,以期達到:
實現任何試卷都能閱,無需專門設計試卷,降低每次試卷印刷成本;
智能處理試卷,減少工作量;
保障閱卷工作的公平性。
l 數據分析需求
對學生的考試與評價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和報告反饋,是區教研、學校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幫助教育管理者、校長、教務主任、班主任、各個科目任課教師、學生等各種角色提供所需的各類分析數據。落實好這項工作,可以為教育管理者及相關教育參與者提供決策支持數據,對學生的學業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實現:
對考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為考試涉眾(教育管理者、學校領導、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班主任、任課老師、學生)提供學業數據分析報表;
多種動態數據報告的生成、數據交換;
多種渠道的報告發布、查閱。
應用產品:
達睿思Flyrish中小學考試分析系統軟件,達睿思Flyrish網絡閱卷系統軟件,松下KV-S5055C高速掃描儀及新北洋BTP-2200E條碼打印機。
技術方案:
“北京市平谷區教學測評系統解決方案”方案是面向區教研、學校和學生個體,針對學業評價業務的全過程,滿足各個角色業務需求的一系列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兩類 “網絡閱卷系統、數據分析與反饋平臺:
? 為區域教學質量監控和決策提供必要的數據和信息支持;
? 為學校開展“以校為本、以生為本”的學業診斷、評估提供過程化數據支撐,為各角色及時、準確的提供數據分析報告;
? 為家庭或學生個體開展自主學習,提供個性化學業能力診斷報告和學習建議。
考試分析系統:針對區域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的特殊性和需求,經過6年各類區域教育機構的大規模應用和完善,我們的考試數據分析系統具備如下特色:
支持經典測試理論(CTT)的數據分析;
覆蓋基礎教育全角色用戶,分析報告多達數十種;
分鐘級的產品計算能力;
涵蓋各類教學角色,針對性的實用的分析報告;
針對大數據量,快速的云計算服務,縮短教育教學決策的時間,提升決策效率、效果;
首款全面支持各類智能終端(電腦、平板、手機等)的分析反饋系統,便于領導、教師、家長及時獲取有用的決策信息;
實用的數據交換功能,全面兼容并支持各類數據采集軟件(網絡閱卷、問卷調查等數據采集系統);
分學科設置數據各種分析類別、分析參數,多維度數據呈現方式供用戶選擇;提供考慮學校實際需要的分析參數:班級類別、學生類別、分卷屬性等;
學生錯題名單;
幫助老師、學生積累歷次考試錯題,便于老師、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
幫助老師積累歷次考試試卷,幫助不同角色老師存儲、管理每一次考試的試卷、試題,實現老師可以隨時調取試卷、試題;
學年學期總評統計,能夠滿足老師對學年學期歷次考試進行權重設定并進行統計分析。
網絡閱卷系統:針對區域閱卷方式和信息環境的不同,我們提供的高校、精準的網絡閱卷產品具備如下特色:
常用試卷都能閱,無需專門設計、印刷試卷,大大降低考試成本;
試卷前后順序顛倒、上下倒置,均能智能識別實際順序;
支持掃描、閱卷同時或先后進行,提升效率,考完就能閱;
任何時間、地點隨時閱卷,移動終端上也能判卷子;
屏蔽考生信息、采取雙評或多評機制,確保準確、公平、無誤;
多種手段采集考試數據:“先閱后掃”-老師先閱卷,后通過“教學質量監控云平臺”進行數據采集與分析,“先掃后閱”-先通過高速文檔掃描儀進行原始試卷圖片數據采集,后通過“教學質量監控云平臺”進行網上閱卷與考試數據分析。
界面友好,操作便捷,提高閱卷效率。
硬件設備:
配置松下KV-S5055C高速掃描儀及新北洋BTP-2200E條碼打印機設備。高速掃描儀主要完成前期掃描答卷圖片,通過校園網傳輸至網絡閱卷系統條碼打印機主要完成后期學生考號條碼,防止傳統模式學生填涂考號出現錯誤。
使用效果:
此項目投入使用后,給數字化教育帶來了兩方面的飛躍:一是力圖對學生個體、群體的學業能力及教師教學水平做出全面分析與診斷,促進教學與管理的有效結合,為學校發展和教學決策提供服務;二是實現教育局組織全區統一考試統一閱卷(利用教育城域網組織中考模擬、期中、期末等考試)、適用于各學校獨立組織單獨考試單獨閱卷、教育局組織全區小學統一考試統一閱卷(小學可到就近初中進行掃描識別設置然后統一閱卷)等形式的考試。
在不增加區教研、學校、教師、學生負擔,不打亂正常教學工作的前提下,可實現:
ü 全面的監控各校整體教學質量并進行長期的追蹤;
ü 科學的制訂本區、各學校整體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
ü 合理的評價各校、各班的教學質量并找到差異化原因;
ü 有效的建立教學策略共建共享機制,均衡師資水平;
ü 高效的提升各校、各班級綜合學業能力水平;
ü 合理的進行一線教學策略制訂與改進;
ü 科學的建立基于學生學業能力發展的家校溝通橋梁;
ü 建立數據和信息驅動下的學生個人學習與自我反思。